在电力系统中,低压电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负责电能的传输与分配,保障着各类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低压电缆受潮却是一个常见且棘手的问题。电缆受潮会导致绝缘性能下降,增加漏电和短路的风险,严重影响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受潮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由于电缆敷设环境不佳,如处于潮湿的地下或经常接触水源的地方;也可能是电缆终端头或中间接头密封不严,使得水分得以侵入;电缆本体存在破损,也会为潮气的进入提供通道。一旦发现低压电缆受潮,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以避免更大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当发现低压电缆受潮后,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准确判断受潮的具置和受潮程度。可以采用绝缘电阻测试的方法,使用绝缘电阻表测量电缆各相之间以及各相对地的绝缘电阻值。若绝缘电阻值明显低于正常标准,就表明电缆存在受潮问题。还可以借助电缆故障测试仪等专业设备,更精确地定位受潮部位。观察电缆外观也能获取一些线索,如电缆外皮是否有破损、变形或出现水珠等现象。
确定受潮情况后,对于受潮程度较轻的电缆,可以采用烘干法进行处理。将电缆两端密封,防止水分进一步进入,然后利用加热设备对电缆进行加热烘干。常见的加热方式有电流加热法和热风加热法。电流加热法是通过给电缆通入适当的电流,利用电缆自身的电阻产生热量,使水分蒸发。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电流大小和加热时间,避免电缆过热损坏绝缘层。热风加热法则是使用热风或热风机,将热风均匀地吹向电缆表面,加速水分的蒸发。加热烘干过程中,要持续监测电缆的绝缘电阻值,当绝缘电阻值恢复到正常范围后,方可停止加热。
如果电缆受潮程度较为严重,仅仅依靠烘干可能无法彻底解决问题,此时就需要更换受潮部分的电缆。要准备好与原电缆规格型号相同的新电缆,并确保其质量合格。然后,使用专业的电缆切割工具,准确地切除受潮的电缆段。在切割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伤未受潮的电缆部分。接下来,进行电缆的连接工作。对于电缆的中间接头,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制作,确保接头处的绝缘性能和电气性能良好。连接完成后,要对新连接部位进行密封处理,防止水分再次侵入。
除了对受潮电缆进行处理外,还需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电缆再次受潮。在电缆敷设前,要对敷设环境进行评估和处理,确保环境干燥、通风良好。对于地下电缆,要做好电缆沟的防水和排水工作,避免积水。在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制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密封处理,使用质量可靠的密封材料。要定期对电缆进行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低压电缆受潮问题不容忽视,及时准确地处理受潮电缆,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因电缆受潮引发的故障和事故,为社会的生产生活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