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压电缆脱气工艺规程是确保电缆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它旨在去除电缆内部的气体,防止气体积聚导致电缆故障,提高电缆的绝缘性能和使用寿命。本规程详细规定了中低压电缆脱气的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以及质量控制要求,以确保脱气过程的安全、高效和可靠。
一、脱气前的准备工作
1. 检查电缆线路:对需要脱气的中低压电缆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电缆的外观、接头、终端等部位,确保电缆无明显损伤和缺陷。检查电缆的绝缘电阻和耐压性能,确保电缆符合脱气要求。
2. 准备脱气设备:根据电缆的规格和长度,选择合适的脱气设备,如真空脱气机、干燥箱等。确保脱气设备的性能良好,能够满足脱气工艺的要求。
3. 清理电缆通道:清理电缆通道内的杂物和积水,确保电缆通道畅通无阻。对电缆通道进行密封处理,防止外界空气进入电缆通道。
4. 准备防护用品:穿戴好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绝缘鞋、护目镜等,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二、脱气操作步骤
1. 连接脱气设备:将脱气设备与电缆连接,确保连接牢固可靠。连接好脱气设备的电源和气源,确保脱气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2. 抽真空:启动脱气设备,开始抽真空。抽真空的过程中,应逐渐降低真空度,避免过快降低真空度导致电缆内部压力骤降,引起电缆绝缘损伤。抽真空的时间应根据电缆的长度和规格而定,一般为 2-4 小时。
3. 加热干燥:在抽真空的对电缆进行加热干燥。加热干燥的温度应根据电缆的绝缘材料而定,一般为 80-100°C。加热干燥的时间应根据电缆的长度和规格而定,一般为 4-6 小时。
4. 充气保护:在加热干燥结束后,停止加热,开始充气保护。充气的气体应采用干燥、纯净的氮气或干燥空气,充气压力应根据电缆的规格和运行要求而定,一般为 0.1-0.2MPa。充气保护的时间应根据电缆的长度和规格而定,一般为 2-4 小时。
5. 拆除脱气设备:在充气保护结束后,关闭脱气设备的电源和气源,拆除脱气设备与电缆的连接。拆除脱气设备时,应注意避免电缆受到外力损伤。
三、安全注意事项
1.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脱气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2. 在脱气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随意更改操作步骤和参数。
3. 抽真空和加热干燥过程中,应密切关注电缆的温度和压力变化,避免出现异常情况。
4. 充气保护过程中,应确保充气气体的干燥和纯净,避免气体中含有水分和杂质,影响电缆的绝缘性能。
5. 在脱气过程中,应设置专人负责监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6. 脱气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性能良好,能够满足脱气工艺的要求。
四、质量控制要求
1. 脱气后的电缆应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和耐压测试,确保电缆的绝缘性能符合要求。
2. 脱气后的电缆应进行外观检查,确保电缆无明显损伤和缺陷。
3. 脱气过程中应记录相关的数据,如抽真空时间、加热干燥时间、充气压力等,以备日后查阅。
4. 对脱气设备应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中低压电缆脱气工艺规程是确保电缆安全运行的重要依据。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安全管理,确保脱气过程的安全、高效和可靠。应加强质量控制,确保脱气后的电缆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