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缆分支箱作为配电网中重要的电气设备,主要用于电缆的分支和转接,在城市配电网中广泛应用。而接地网对于低压电缆分支箱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接地网是由埋在地下的接地极和连接这些接地极的导体所组成的网络,它能够为故障电流提供一个低阻抗的通路,将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从功能原理角度来看,当低压电缆分支箱发生接地故障时,接地网的作用就凸显出来。正常情况下,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是不带电的,但一旦发生绝缘损坏等故障,外壳就可能带电。如果没有良好的接地网,人员接触到带电外壳就会发生触电事故。而接地网通过将故障电流迅速引入大地,降低了设备外壳的电位,使得人体接触时所承受的电压在安全范围内。接地网还能在雷击等过电压情况下,将雷电电流泄入大地,保护设备免受损坏。其原理基于欧姆定律,接地电阻越小,在相同故障电流下,设备外壳的电位就越低,安全性也就越高。
在设计低压电缆分支箱接地网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首先是土壤电阻率,不同地区的土壤电阻率差异很大,它直接影响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如山区、沙地等,为了达到规定的接地电阻值,就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如增加接地极的数量、长度或采用降阻剂等。其次是接地极的材质和形状。常见的接地极材质有镀锌钢、铜等,不同材质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不同。镀锌钢价格相对较低,但耐腐蚀性能较差;铜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都很好,但成本较高。接地极的形状也有多种,如垂直打入地下的棒状接地极、水平铺设的带状接地极等,不同形状的接地极适用于不同的场地条件和接地要求。
施工过程对于接地网的质量至关重要。在接地极的安装过程中,要确保接地极与土壤有良好的接触。垂直接地极的间距应不小于其长度的两倍,以避免相互屏蔽影响接地效果。水平接地极应埋设在冻土层以下,一般深度不小于0.6米。连接接地极的导体应采用焊接或压接等可靠的连接方式,以保证电气连接的可靠性。在焊接时,要注意焊接质量,避免出现虚焊、夹渣等问题。施工完成后要进行接地电阻测试,只有接地电阻值符合设计要求,才能保证接地网的有效性。
日常的维护和检测是保障接地网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定期对接地网进行巡视,检查接地极是否有腐蚀、断裂等情况,导体连接是否松动。对接地电阻进行定期检测,当接地电阻值超过规定范围时,要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处理。可以采用更换接地极、添加降阻剂等方法来降低接地电阻。还应建立完善的维护档案,记录接地网的安装、检测和维护情况,以便对其运行状态进行跟踪和分析。
低压电缆分支箱接地网看似是一个小系统,但它关系到整个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和人员生命安全。只有从设计、施工到维护检测各个环节都严格把关,才能确保接地网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低压电缆分支箱的可靠运行提供坚实的保障。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接地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可靠性,以适应日益发展的电力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