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额定电压0.6/1kV及以下的输配电线路,具有优异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
固定敷设在交流50Hz、额定电压0.6/1kV及以下的电力线路中,适用于一般场所。
具有钢带铠装层,能承受一定的机械外力作用,适用于直埋敷设或需要机械保护的场所。
在火焰条件下保持一定时间的正常运行,适用于高层建筑、地铁等防火要求高的场所。
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的家用电器、仪器仪表及动力照明线路。
结构:铜导体 + XLPE绝缘 + PVC护套
额定电压:0.6/1kV
工作温度:-20℃~90℃
特点:
应用场景:城市电网、工矿企业、高层建筑、变电站等电力传输系统
结构:铜导体 + PVC绝缘 + PVC护套
额定电压:0.6/1kV
工作温度:-15℃~70℃
特点:
应用场景:普通建筑、住宅小区、商场、学校等一般电力分配系统
结构:铜导体 + XLPE绝缘 + PVC内护套 + 钢带铠装 + PVC外护套
额定电压:0.6/1kV
工作温度:-20℃~90℃
特点:
应用场景:直埋敷设的电力线路、隧道、电缆沟、有机械外力要求的场所
结构:铜导体 + 云母带耐火层 + XLPE绝缘 + PVC护套
额定电压:0.6/1kV
工作温度:-20℃~90℃
耐火等级:符合GB/T 19666标准
特点:
应用场景:高层建筑、地铁、机场、医院、核电站等防火要求高的场所
型号 | 导体材质 | 绝缘材料 | 额定电压 | 长期工作温度 | 短路温度 |
---|---|---|---|---|---|
YJV | 无氧铜 | 交联聚乙烯 | 0.6/1kV | 90℃ | 250℃ |
VV | 无氧铜 | 聚氯乙烯 | 0.6/1kV | 70℃ | 160℃ |
YJV22 | 无氧铜 | 交联聚乙烯 | 0.6/1kV | 90℃ | 250℃ |
NH-YJV | 无氧铜 | 交联聚乙烯+云母带 | 0.6/1kV | 90℃ | 250℃ |
YJV电缆和VV电缆的主要区别在于绝缘材料:YJV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而VV采用聚氯乙烯绝缘。YJV电缆具有更高的工作温度(90℃ vs 70℃)、更好的电气性能、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高的载流量,但价格也相对较高。VV电缆则更经济实惠,适用于一般环境。
电缆型号中的数字通常表示额定电压等级。例如,0.6/1kV表示电缆设计用于额定电压600V/1000V的系统。斜线前的数字表示导体对地或金属屏蔽的额定电压,斜线后的数字表示导体之间的额定电压。
选择电缆截面积需要考虑以下因素:负载电流大小、敷设方式、环境温度、电缆长度和允许电压降。一般步骤:1) 计算负载电流;2) 根据敷设方式查表确定载流量;3) 考虑环境温度校正系数;4) 校验电压降是否在允许范围内;5) 考虑短路热稳定要求。
铠装电缆是在绝缘层外增加金属保护层(钢带或钢丝)的电缆,主要用于需要机械保护的场合:1) 直埋敷设时防止外力损伤;2) 有重物压力或振动的场所;3) 有鼠蚁危害的地区;4) 需要承受拉力的竖井敷设。
耐火电缆(如NH-YJV)在火灾条件下能保持电路完整一定时间,保证应急设备供电;阻燃电缆(如ZR-YJV)则是阻止火焰蔓延,防止火灾扩大。耐火电缆用于消防设备供电线路,阻燃电缆用于普通线路减少火灾风险。
电缆存放应注意:1) 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2) 存放环境干燥通风;3) 远离热源和火源;4) 卷盘应立放,禁止平放;5) 不同型号分开存放;6) 定期检查,防止虫鼠咬噬;7) 存放时间不宜超过2年。
过度弯曲会导致:1) 绝缘层和护套受损,降低绝缘性能;2) 金属屏蔽层变形,影响屏蔽效果;3) 导体变形,增加电阻;4) 内部结构位移,可能造成局部放电。应遵守最小弯曲半径要求:单芯电缆≥20D,多芯电缆≥15D(D为电缆外径)。
判断电缆质量:1) 看外观:表面光滑平整,无凹凸、气泡;2) 量尺寸:导体直径、绝缘厚度符合标准;3) 查标识:清晰完整,包括型号、规格、标准等;4) 测性能:通过专业检测电阻、耐压等指标;5) 索要报告:查看出厂检验报告和合格证。
电缆发热可能原因:1) 过载运行;2) 接头接触不良;3) 电缆选择偏小;4) 敷设方式不当导致散热不良;5) 环境温度过高;6) 绝缘老化导致泄漏电流增大。发现发热应立即检查原因,避免引发火灾。
电缆设计寿命通常为30年,实际寿命受多种因素影响:1) 使用环境:温度、湿度、腐蚀性;2) 负载情况:是否长期过载;3) 敷设方式:直埋、管道、架空等;4) 维护状况:定期检查维护可延长寿命。YJV电缆寿命一般比VV电缆长。
电缆预留长度考虑:1) 敷设时的波形弯度;2) 终端和接头的制作需要;3) 补偿温度变化引起的伸缩;4) 检修时重新制作接头需要;5) 基础沉降影响。一般预留长度为全长的1.5%-2%,具体根据敷设方式确定。
电缆载流量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电缆能够连续承载的最大电流值。影响因素:1) 导体材料和截面积;2) 绝缘材料耐温等级;3) 敷设方式(空气中、管道、直埋);4) 环境温度;5) 敷设间距;6) 土壤热阻系数(直埋时)。
直埋敷设要求:1) 深度:一般≥0.7m,农田≥1m;2) 底部铺100mm细沙或软土;3) 电缆上方覆盖100mm细沙或软土后盖保护板;4) 回填土分层夯实;5) 路径设标志桩;6) 与其他管道平行距离≥0.5m,交叉距离≥0.25m;7) 转弯处设弧度,避免直角。
防止电缆进水措施:1) 选用金属护套或铝塑复合护套电缆;2) 端头密封良好;3) 敷设时避免损伤外护套;4) 直埋时做好防水处理;5) 接头采用防水型;6) 定期检查,特别是水位变化区;7) 储存时端头密封。
电缆试验目的:1) 检查敷设过程是否造成损伤;2) 验证安装质量;3) 确保绝缘性能符合要求;4) 发现潜在缺陷;5) 为后续运行提供基准数据。主要试验项目:绝缘电阻测试、直流耐压试验、交流耐压试验、相位检查等。
电缆阻燃等级根据GB/T 18380标准分为:A、B、C、D四级,A级要求最高。测试方法:将电缆置于特定火焰中燃烧,测量炭化高度。A级:炭化高度≤1.5m;B级:≤2.0m;C级:≤2.5m;D级:≤3.0m。等级越高,阻燃性能越好。
电压降ΔU=√3×I×L×(Rcosφ+Xsinφ),其中:I为电流(A),L为长度(km),R为电阻(Ω/km),X为电抗(Ω/km),cosφ为功率因数。简化公式:ΔU%= (173×I×L×cosφ)/(U×S)(铜芯),其中S为截面积(mm²),U为电压(V)。一般要求ΔU%≤5%。
中间接头用于连接两根电缆,终端头用于电缆与设备连接。区别:1) 功能不同:中间接头连接电缆,终端头连接设备;2) 结构不同:终端头有应力锥控制电场,中间接头有绝缘恢复;3) 安装位置不同:中间接头在线路中间,终端头在末端;4) 故障率:终端头故障率高于中间接头。
电缆接地目的:1) 安全:防止金属护层或铠装带电伤人;2) 防干扰:屏蔽层接地减少电磁干扰;3) 过电压保护:引导雷电流或故障电流入地;4) 控制电场:使电缆绝缘层中电场分布均匀。接地方式:单端接地、双端接地、交叉互联接地等。
绝缘电阻测试:1) 断开所有连接,充分放电;2) 使用2500V或5000V兆欧表;3) 测试相间及对地绝缘电阻;4) 读取60秒时的稳定值;5) 新电缆要求≥1000MΩ/km,运行中要求≥10MΩ/km。测试时环境温度应在20℃左右,否则需温度校正。
电缆电容电流是由于电缆导体与金属护层之间形成电容,在交流电压作用下产生的充电电流。计算公式:Ic=UωC,其中U为相电压,ω为角频率,C为电容。长电缆线路电容电流较大,可能影响接地保护装置灵敏度,需采取补偿措施。
金属护套选择考虑:1) 机械保护要求:钢带铠装抗压,钢丝铠装抗拉;2) 防腐要求:铅护套防腐最好,铝护套次之;3) 屏蔽要求:铜丝编织屏蔽高频干扰好;4) 经济性:铝护套成本低;5) 敷设方式:直埋选钢带,竖井选钢丝。
隧道敷设要求:1) 净高≥1.9m,宽度满足敷设要求;2) 设排水系统和通风系统;3) 照明充足,安全通道畅通;4) 防火措施:防火隔墙、防火门、灭火装置;5) 电缆支架间距:水平1m,垂直2m;6) 高压电缆与低压电缆分层敷设;7) 设置温度监测系统。
介质损耗是绝缘材料在交变电场作用下产生的能量损耗,用介质损耗角正切(tanδ)表示。影响因素:1) 绝缘材料特性;2) 电场强度;3) 温度;4) 频率;5) 含水量。tanδ过大会导致绝缘发热老化,是评价绝缘质量的重要指标。
防止电缆火灾措施:1) 选用阻燃或耐火电缆;2) 保证载流量不过载;3) 接头制作规范;4) 保持电缆清洁,避免积灰;5) 设置防火隔墙和防火涂料;6) 安装温度监测和报警系统;7) 定期进行红外测温;8) 配备灭火装置。
交流耐压试验:1) 试验电压:新电缆2.5U0,运行中电缆1.6U0(U0为相电压);2) 频率:20-300Hz变频串联谐振;3) 时间:5分钟;4) 接线:单相分别试验;5) 要求:无闪络、击穿现象;6) 注意:充分放电,设安全围栏。
直流电阻测试:1) 使用直流电桥或微欧计;2) 环境温度20℃;3) 测试值换算到20℃标准值:R20=Rt×[1+0.00393(20-t)];4) 要求:符合GB/T 3956标准,如35mm²铜芯≤0.524Ω/km;5) 注意:接触良好,消除接触电阻影响。
局部放电是电缆绝缘内部局部区域的放电现象,未形成贯穿性击穿。原因:1) 绝缘内部存在气泡;2) 杂质;3) 绝缘损伤;4) 界面缺陷。危害:长期局部放电导致绝缘老化。检测方法:超声波法、高频电流法、超高频法、暂态地电压法等。
载流量校正考虑:1) 环境温度:K1=√[(θm-θ2)/(θm-θ1)],θm为最高工作温度,θ1为基准环境温度,θ2为实际环境温度;2) 土壤热阻:K2=√(ρ1/ρ2),ρ1为基准热阻,ρ2为实际热阻;3) 并列敷设:K3查表;4) 实际载流量=基准载流量×K1×K2×K3。
护层保护器用于:1) 限制金属护层过电压;2) 防止护层绝缘击穿;3) 减少护层环流损耗;4) 延长电缆寿命。原理:正常时高阻抗,过电压时低阻抗导通。安装位置:电缆终端和交叉互联箱内,Y0接线,接地端可靠接地。
电缆相序识别方法:1) 电缆外护套有相色标识:A黄、B绿、C红;2) 用相序表测试;3) 核相仪核对;4) 终端头用相色带标识;5) 中间接头做好相序标记。重要回路应在两端挂相序牌。
电容补偿方法:1) 并联电抗器补偿电容电流;2) 消弧线圈接地补偿;3) 采用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4) 分段设置补偿装置。补偿度一般要求:过补偿5%-10%。需计算电容电流Ic=0.1UL(U为线电压kV,L为长度km)。
电缆进水处理:1) 截除进水段,重新接头;2) 使用去湿装置干燥;3) 充氮气排除水分;4) 更换受损电缆段;5) 严重时整根更换。预防为主,敷设时做好防水措施,端头密封良好。
交叉互联是将长电缆线路分成若干段,每段内三相护套交叉连接后接地,使各段护套电压相位差120°,相互抵消,减少护套环流和损耗。适用于单芯电缆长线路,需设置交叉互联箱和保护器。
牵引力计算:T=μWL(直线段),T=T1eμα(弯曲段),其中:μ为摩擦系数(0.2-0.5),W为单位重量(kg/m),L为长度(m),α为弯曲角度(rad)。要求:牵引力≤导体允许拉力(铜芯70N/mm²,铝芯40N/mm²),侧压力≤3kN/m。
绝缘老化表现:1) 绝缘电阻下降;2) 介质损耗增大;3) 局部放电量增加;4) 绝缘变硬、开裂;5) 颜色变深;6) 运行温度升高。检测方法:绝缘电阻测试、耐压试验、局部放电检测、红外测温等。
防雷措施:1) 终端安装避雷器;2) 金属护套可靠接地;3) 设置护层保护器;4) 增加绝缘厚度;5) 采用电缆分支箱减少暴露点;6) 架空段装设架空地线;7) 土壤电阻率高地区改善接地。
延长寿命措施:1) 避免长期过载运行;2) 控制接头制作质量;3) 保持良好散热条件;4) 防止机械损伤;5) 定期试验检测;6) 改善运行环境;7) 及时处理缺陷;8) 做好防腐防水;9) 避免频繁启停造成的热循环。